2025年第2期江苏科学大讲堂在宁开讲
“大国重器”背后的科学智慧
4月18日下午,由省科协主办,省科学传播中心、省科协人才服务中心承办的2025年第2期江苏科学大讲堂在南京举办。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过利平主持会议。中国工程院院士、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胡亚安作题为《大国重器科学问题 ——大型通航建筑物与运河工程》的科普报告。省科协党组成员、分管领导、二级巡视员,机关全体干部、事业单位班子成员、省科技社团党委所属党支部相关人员,以及南京市科协系统党员干部200余人参加学习。
活动现场
胡亚安院士深耕通航建筑物研究三十余载,长期致力于内河水运通航建筑物前沿技术攻关、核心装备研发和重大工程实践。他坚持从自己熟悉的专业、擅长的领域入手,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积极投身参与科普工作。
胡亚安院士
在报告中,胡亚安全面回顾了我国内河水运建设的成就,详细阐释了船闸、升船机及过鱼设施的工作原理与特点,同时重点围绕涵盖多学科领域的科学问题,剖析未来国家高等级航道网建设的目标及面临的科学挑战。
“内河水运是国家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成本低、运量大、能耗小等独特优势。水运的能耗、成本、二氧化碳排放量是最小的,这也让其成为最经济、最低碳的一种运输方式。”胡亚安介绍,我国在内河水运网建设有上千座水利水电枢纽,通航建筑物(船闸、升船机)是内河水运网的节点控制工程,也是船舶通过大坝的唯一通道,其运行安全和效率直接影响内河水运网的“通”和“畅”。大型运河工程是新时代交通基础设施领域的代表性重大工程,未来,我国将通过构筑“四横四纵两网”高等级航道网,利用各水系支流航道辐射延伸,实现干支成网、通江达海。
与会听众纷纷表示,胡亚安院士的报告视野开阔、观点鲜明、内涵丰富、论述精辟,让大家对通航建筑物与运河工程有了深入的理解,对自己的启发和帮助良多。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省科协面向机关干部、科技工作者打造“江苏科学大讲堂”高端学习品牌,自2023年启动以来,已连续开办10期,为提高机关公务员和领导干部科学素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刘成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