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世界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2021-10-08
                                                                                               为世界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作者:张玉卓  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郑重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机遇,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双碳”目标如期实现,对于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达成“双碳”目标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新贡献
       数百年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广泛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全球性的气候变化已成为21世纪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为了避免极端气候和生态危害,若全球气温升温控制在1.5℃以内,则需要全球在2050年左右实现碳中和;若全球气温升温控制在2℃以内,则需要全球在2070年左右实现碳中和,这一国际共识和目标的实现,将直接决定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走向。
       1992年,中国成为最早签署《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缔约方之一,并以务实的努力为减缓气候变化作出积极贡献。2016年全球178个缔约方共同签署《巴黎协定》,提请所有缔约方在2020年前提交21世纪中叶长期温室气体低排放发展战略,以推动全球尽早实现深度减排。目前全球已经有54个国家的碳排放实现达峰,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40%。2020年,排名前十五位的碳排放国家中,美国、俄罗斯、日本、巴西、印度尼西亚、德国、加拿大、韩国、英国和法国已经实现碳排放达峰。到2021年初,全球已有28个国家实现或承诺碳中和目标。
       我国提出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高度契合《巴黎协定》的要求,是全球实现1.5℃温控目标的关键。这是我国向世界承诺必须完成的任务。工业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已用掉了一半以上的温室气体排放指标,留给其他国家的指标和窗口时间已经很少。我国面临着能源消费总量、碳排放总量仍处在“双上升”的发展阶段的巨大减排压力,同时总体能源利用效率偏低,单位GDP能耗比发达国家高出150%,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1.5倍,这一严峻挑战给我国如期实现“双碳”目标提出了十分艰巨的任务。
       中国承诺实现“双碳”目标是对加快经济绿色发展转型升级坚定信心的宣示,也是面向人类可持续发展未来体现大国担当的战略抉择。正如习近平主席在多个国际重要场合上阐释的,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强调“我们将说到做到”“中国言出必行,将坚定不移加以落实”,彰显了大国领袖的战略定力,并向世界展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前景,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和高度赞誉。
                                          以“双碳”目标引领我国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转变,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如期实现“双碳”目标面临系统压力。未来9年的碳达峰期并非允许碳排放的“冲刺期”,相比美欧,中国实现碳中和时间紧、难度大。美国、欧盟等发达经济体从碳达峰到碳中和有50-70年过渡期;我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仅有30年时间,碳达峰后需要快速下降,走向碳中和,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一是清洁能源电力系统转型面临挑战。替代能源方面,光伏、风电、水电等间歇能源的分散性和不稳定性特点限制了其大规模的并网。基础设施方面,清洁能源电力系统施工设备革新相对滞后,如海上船机等施工资源不足是海上风电的最大瓶颈。储能方面,国家在政策层面出台了《关于促进我国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但在技术和成本上尚未得到实质性突破。此外,清洁能源系统智能化发展则受芯片、算力等影响。
       二是碳捕集及资源化相关技术滞后。我国二氧化碳捕集及资源化市场化起步晚,行业间合作瓶颈尚未突破,年减排量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其中在大规模、低能耗二氧化碳分离与捕集技术,安全高效二氧化碳输送工程技术,大规模、低成本二氧化碳利用技术,安全可靠的二氧化碳封存技术,大规模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集成与示范等方面亟须突破经济技术卡口。
       三是碳汇技术突破难度高。实现碳中和目标,除了需尽可能降低碳排放总量外,还需要与碳排放水平相匹配的碳汇能力。目前对于二氧化碳的吸收主要包括自然碳汇(森林、草地、海洋等)及人工碳汇(碳捕获与碳移除技术等)。实现碳中和关键在于实现人工碳汇技术的大规模部署与商业化推广利用,需要开发出经济、安全且高效的颠覆性碳汇技术。
                                                 以“双碳”目标倒逼绿色发展技术系统升级换代,开辟高质量发展新空间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实现“双碳”目标是衡量高质量发展成效的重要标尺,也必将开辟高质量发展的广阔空间。
       第一,低碳发展将促进构建更高水平的供需动态平衡。低碳发展将促进新发展理念在经济、社会系统中的深入实践,创造出更多新的增长点并进而形成生产、消费的新增长极,并在新格局中融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推动供给需求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动态均衡。
       第二,低碳发展将成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强大牵引。从蒸汽到电气时代,能源动力创新始终是工业革命历史舞台的主角。在以“硅基”创新为核心的信息化快速发展后,“双碳”之路无疑将开辟以“碳基”创新为核心的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新赛场。其中,能源、信息、生物、纳米等技术的深度交叉融合形成的汇聚技术,将持续引领产业变革,推动社会生产力的新跃升。
       第三,低碳发展将以绿色智能赋能社会形态实现新跨越。实现碳中和愿景,转变发展方式,驱动经济结构性变革是核心,降低碳排放是根本。低碳、节能赋予制造生产方式新内涵,进而带动绿色智能新技术群的涌现,推动人类社会从工业化、信息化社会向智能社会进行历史跨越,是促进人类文明向前发展的又一重大变革。
                                                                             有序实现“双碳”目标下的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双碳”目标是国之大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
       加快与“双碳”目标相适应的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大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重要路径。要以“双碳”目标为引领,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为主体的经济体系,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立健全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并依此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防控污染、追求低碳的产业结构、空间格局、科技体系、政策保障和制度支撑。
       牢牢抓住经济结构转型和能源结构调整这一核心,依法依规依标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加大工业低碳技术研发推广,推动制造业发展的信息化、智能化,并向低碳、脱碳纵深升级,带动绿色低碳工业产品的有效供给。加大工业企业与上下游企业协同共生、耦合发展,培育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的产业链领航企业。逐步降低化石能源使用量,着力推动能源结构清洁化,科学制订煤炭消费减量的时间表,减少石油能源燃料产出,推动石油尽可能向精细化工转型,加大煤化石燃料转化为氢燃料的份额,不断强化我国在煤化工自主技术的领先优势和产业化规模地位。推动风、光、氢等能源发展,推动能源结构深刻转型。
       支持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新能源产业发展。推动新技术快速大规模应用和迭代升级,前瞻部署前沿技术研究,完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强化科技自立自强对低碳转型的支撑作用。以市场为导向,提高工业低碳技术创新资源利用效率,组织开展工业低碳工艺、技术、装备、产品等共性、关键和战略性前沿技术协同研发,实施一批节能减碳、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研究项目。加大先进适用低碳技术推广应用,定期编制发布低碳技术、装备、产品目录,鼓励企业加强设备更新和新产品规模化应用。
       加强区域战略协同与合作联动。鼓励和促进一部分具备条件的地区和一些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率先达峰,推进各地区围绕实现“双碳”目标的全方位深化合作,避免地方在“双碳”规划上的割裂。把“双碳”目标的实现纳入国家空间治理框架,宏观布局重大项目,统筹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布局,确保自主可控与绿色发展的协同。加强地区间在能源结构转换、产业结构调整、生态补偿机制建设、资源利用利益平衡机制建设、排污权用能权管理、碳交易市场建设等重要方面的合作,协同做好制度设计、政策制定、技术交流和项目建设。
                                                                        发挥科技共同体独特作用,促进“双碳”目标实现
       第一,推进全球气候治理的科技合作。低碳标准和规则制定成为国际合作的关键领域。我国应把握当前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科技发展机遇期,充分利用低碳转型战略窗口期,广泛与碳中和路径清晰的国际科技组织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能源转型、气候政策方面开展交流与合作,促进低碳技术研发、共享、转移和应用,提升中国低碳技术的国际竞争力。加大与国际科技界的开放信任合作,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在碳减排、碳中和方面的先进理念、技术、路径和管理方法,深化在碳减排技术和科研等方面的国际交流合作;通过积极参与国际相关规则的制定和调整,增强中国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并通过不断交流合作与世界各国密切协调,为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作出贡献。
       第二,汇智聚力打造高端环境智库。环境智库成为全球气候治理话语权、领导力博弈的一个新领域,是国家参与全球气候谈判合作与竞争的新发力点。特别是《巴黎协定》通过以来,全球气候治理主体从政府向国际组织、大型企业、环境智库等延伸。建设高水平的环境智库是展现中国推进可持续发展、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平台,对讲好全球气候治理的中国方案、中国故事不可或缺,在提升谈判的专业性,推动形成更加科学、合理和公正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等方面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第三,强化新技术标准引领。推动与国际伙伴在低碳发展中建立互信,在标准和规范指导下对排放量进行有效核查,客观评估实际排放量,确保碳核查工作的规范性和公正性。同时,以标准为抓手促进产业链的碳减排,完善碳足迹核算工作,实施碳标签制度,推动单位产品(服务)碳排放限额工作。通过建立标准,推动低碳技术成果转化和应用。
       时间属于奋进者。中国科技界将牢牢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迎难而上,应能源转型这一世界大势所趋,坚定不移地把创新作为发展的第一动力,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支撑“四化”同步,开启一场经济社会发展的系统深刻转型,以“双碳”目标的如期实现,进一步为人类可持续发展作出扎实的中国贡献。